什么是创业精神?

什么是创业精神?

“现有资源之外”指突破资源限制。初创企业刚起步时,创始人只能掌控现有的人力、社会和财务资源。很多创业者主张自力更生,节衣缩食,万事不求人。固然,有些新创企业可以仅凭一己之力生存下来;但为了长远发展,创始人必须设法引进生产设备、分销渠道、营运资本等外部资源。

创业者不断追求新机遇,但缺少必要的资源,因此面临四大类风险:

需求风险:消费者可能对创新产品或服务不买账;

技术风险:创新方案能否得到技术支持;

执行风险:创业者能否聚拢执行力强的团队;

财务风险:能否合理引入外部资金。

创业者应承认风险存在的客观性,同时力图驾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。

创业行动容易陷入死循环:控制风险需要资源,资源却更倾向于进入低风险区域。例如,若想开发推广一款产品,需要向投资人证明技术和市场风险可控,但降低风险本身就需要外部资金投入。为避开这个死循环,创业者有以下四种对策:

·精益测试,采取最小规模的行动,以最低代价迅速评估风险、测试商业模式可行性。

·分阶段投入,将困难各个击破,在实现阶段目标之前,不占用计划外资源。

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借用其他公司的资源,将风险转移给承受风险能力更高或意愿更强的盟友。同理,新创企业可以放弃购买资产,通过灵活租赁资产,将高额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。

·掌握“讲故事”的艺术,向投资人展示,自己的事业能让世界变得更好。如果投资人被你的故事打动,他们将甘冒风险,支持你的事业。乔布斯就是最著名的例子:他特有的“现实扭曲力场”俘获了众多员工、合伙人、投资人,让他们一往无前跟随他追逐梦想。

或许你会问:史蒂文森对创业精神的定义有现实意义吗?在我看来,答案是肯定的。原因有两点。

首先,他把创业精神理解为一种独特的整体管理观念,而非将其限定于企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(如初创企业)、某种个人角色(如创始人),或某类精神气质(如激进、独立)。按照这个定义,各类企业,包括大型企业,都可能孕育创业精神。如果你相信,创业精神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、社会改良的动力,这无疑是个好消息。

其次,这个定义为创业行动指明了方向,创业者可据此控制风险,调动、利用资源。我的一位学生曾被要求为积极进取的创业者提出建议,他的回答很精彩:“因为资源极其有限,你必须具有创新精神,善于把握机会,并且掌握说服的艺术。‘追寻现有资源范围以外的机遇’概括了我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,鞭策我不断前行。”

【作者托马斯·艾森曼(Thomas R. Eisenmann)为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Howard H.Stevenson教席教授。】

相关推荐:

《》:

《》:

《》: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雷德克纳普
bt365验证不通过

雷德克纳普

📅 07-02 👁️ 9754
国际足球资讯
365app最新版安卓下载

国际足球资讯

📅 07-04 👁️ 6186
旅游攻略导航
365app最新版安卓下载

旅游攻略导航

📅 07-11 👁️ 6509